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千万工程”在前旗丨水畅庭富田美 “千万工程”见实效

来源:旗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4-10-14 09:13

字体大小:A+ A A- 分享: 打印

  “过去村里道路坑洼、飞尘漫天,雨后走在路上,鞋上都是泥。如今,水泥路通铺,给排水一体化系统全村覆盖,我们的幸福指数和城里人一样高了。”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峰村村民马国福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居力很镇红峰村积极响应“千万工程”的号召,以打造示范村为目标,推进一系列项目建设,让这个小山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红峰村如何在“千万工程”中蜕变?给排水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庭院经济等建设项目给出了答案。

  走进红峰村,良田沃野阡陌纵横,村庄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房子错落有致,而地下看不见的给排水一体化系统则是村庄的“隐形守护者”。

  在村民姜树德家中,厨房的水龙头一打开,清凉的自来水瞬间流出,为村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便利。

  为了让“放心水”流进千万家,今年7月,红峰村全面启动给排水一体化系统建设,经过精心规划、艰苦施工,如今,这套系统已实现全村覆盖,清澈的自来水通过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家每户,村民们再也不用为用水发愁。

  走进红峰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点,连片的玉米在微风中泛起“绿浪”。在“千万工程”项目的推动下,今年4月,红峰村按照“三打破、五统一、一重新”的“大破大立”建设模式,打造了高标准农田7500 亩,昔日的零散土地,如今已变成了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的良田。

  “‘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差田’变‘良田’,‘补丁田’‘巴掌田’全部变成‘渠沟路林田’。”红峰村党支部书记陆晓惠站在田埂上,望着今年建好的高标准农田高兴地说,“田间机耕道宽阔平坦,路边的灌溉渠时刻通水,高标准农田工程为我们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红峰村先进的水肥一体化设施、智能四情监测设施等全套配套设计的完成,实现了作物生长动态监测和人工远程精准管理,保证农作物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提高农业生产力。

  “我们重点推进‘统种共富’促农增收新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和发动村民开展土地规模流转。”据红峰村党支部书记陆晓惠介绍,目前,红峰村216户农民7500亩耕地全部实现规模流转经营。

  “统种共富”促农增收新模式,开启了红峰村农民增收致富的大门。实现流转后,由村“两委”领办的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耕地,实现“耕、种、防、收” 统一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种植效益将得到显著提升,加上节水、节肥、节药等田间管理措施,种粮综合成本下降了10%,亩均效益提升达20%左右。

  “过去,传统的种植方式,收益一般。如今,村里统一规划、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生产效率提高了,还把劳动力‘解放’了出来。”红峰村村民王丽萍说道。

  将自家的30亩土地流转给村里后,王丽萍在家做起了庭院经济,其丈夫外出打工赚钱。“以前院子是空着的,现在养了芦花鸡,不仅能增加收入,还能给家里提供新鲜的鸡蛋,销路也不愁。”王丽萍高兴地说。

  从过去的“单打独斗”种地到如今的“统种共富”,外出打工或发展庭院经济成了红峰村村民增收的新渠道。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兴安盟行政公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