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科右前旗人民政府召开“以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进‘三农’工作取得新发展”新闻发布会

来源:旗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6-08 10:09

字体大小:A+ A A- 分享: 打印

1

主持人 窦伟奇:

  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出席2023年度科右前旗人民政府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我是主持人窦伟奇。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以中国式现代化要求 推进‘三农’工作取得新发展”,并回答记者关切的问题。

  出席本次发布会的发言人是科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隋玉波,科右前旗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关鹏飞。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是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记者。

  首先,请科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隋玉波向大家介绍全旗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科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隋玉波:

  2023年,科右前旗以“整体打造、整镇推进”为目标,引入社会资本将归流河镇和俄体镇2个乡镇共计1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总投资3亿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壤改良、更新机电井、高效节水设备、农田输配电、农防林、田间道路、智慧农业等。项目建设采取“EPC+O”模式,即设计、采购、施工和运营与维护一体化总承包。“O”即运营与维护,内容包括:一是15万亩高标项目建成后,总承包方负责对项目区内所有机电设备进行3年免费运维;二是总承包方在项目区内重点打造1万亩高产示范区,流转经营5年。

  万亩高产示范区位于归流河镇光荣嘎查、北民河嘎查、巴汉浩特嘎查三个嘎查,总投资2305.8万元。项目区建设规模8935亩,原村民承包地块8133亩,规划后耕地面积8807.6亩,新增耕地674.6亩,其中将零星地块、侵蚀浅沟、残次林草等地块统一整理后挖潜新增耕地265.6亩。

  社会化资本投资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2000元,比2023年国家要求高标准农田亩均投资1800元高出200元。通过推行社会化资本建设高标准农田,一是提高建设投资,进一步提高材料设备质量,杜绝以次充好等恶劣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实现真正的高标准、高起点建设项目;二是引入专业化施工队伍,进一步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项目长效良性运行;三是通过3年统一运营维护,保证基础设施完好,保障项目良性运行,彻底解决建后运行和维护问题;四是通过高标项目实施,将零星地块、侵蚀浅沟、残次林草等地块统一整理,可挖潜新增耕地1000亩,从而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新增耕地交易指标,增加财政收入;五是规模化经营可起到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推广水肥一体化,实现农民增产增收,达到“建、管、服”一体化良性循环。六是为高标准农田插上智慧翅膀,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

  智慧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与高效化。智慧农业通过构建集环境监控、作物精准灌溉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借助物联网对不同的农业生产对象实施精准化操作,通过传感设备检测环境的物理参数,对土壤、大气、水等生产环境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使之符合农业生产环境标准;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按照一定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通过智能化设备进行影响和控制,大大改善了农产品品质;通过智能化设备实时精准检测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产品符合消费者需求,实现了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智慧农业通过数字孪生、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使农业生产经营者更加便捷灵活地掌握天气变化数据、市场供需数据、农作物生长数据等,更加准确判断农作物生长需求;利用空间地理信息、遥感等技术,提高了大田粮食生产的监测、预警水平和产量评估水平,增强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风险的应对能力;通过智能设施合理安排用工用时用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智慧农业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智慧农业作为集保护生态、发展生产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精细化生产,实现农业节水、节药、节肥,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精准获取土壤、墒情、水文等农业资源信息,实现农业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智慧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及转型升级。智慧农业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改造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渗透、融合发展,提升了农业竞争力,拓展了农业发展空间。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对提高项目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对传统农业进行全方位改造的历史过程。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生产组织的现代化和生产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善等,其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标志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实施智慧农业恰恰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智慧农业不仅仅是现代农业,更多的是为农户、农场与农企提供科学的生产管理解决方案,告别劳动力成本过高、生产管理粗放等难题。例如,通过数字农业基础设施、精准农业智能装备及农业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系统能够匹配作物生长的关键指标,精准管理农事生产规划与执行,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追求产量与质量的最优平衡,实现农场生产力与盈利能力最大化。

  全国多地发展智慧农业,科技带来的自动化、智能化、便利化在农业领域“各显神通”。智慧农业逐渐被重视,在农业发展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农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期,农业发展面临着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引农业生产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其中,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智慧农业,即通过利用现代互联网等新型技术对传统农业模式进行改造升级,以此来实现对农业全过程生产中的各类信息感知、精准控制等目的。智慧农业建设可进一步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

主持人 窦伟奇:

  下面请科右前旗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关鹏飞向大家介绍全旗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科右前旗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 关鹏飞:

  收入是衡量农牧民群众生活水平最核心、最基础的指标。千方百计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至关重要。为不断夯实广大农牧民群众稳定增收基础,持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提升农牧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确保实现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农民收入增速目标,科右前旗实施了“六项增收行动”。

  一、发展高质量庭院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

  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局 农业农村部关于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结合我旗产业基础和乡土特色,引导农牧民探索发展多种类型庭院经济。庭院特色种植方面重点支持可与大田作物实现差异化、互补性发展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项目;庭院特色养殖方面重点支持农牧户庭院内人畜分离项目;庭院特色手工方面重点支持立足乡村特色资源、产品具有鲜明特点且市场初具规模的特色手工艺品制造项目;特色休闲旅游方面重点支持可与休闲农业、民宿旅游等业态融合发展、功能多样的项目;庭院生产生活服务方面重点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项目。对积极发展以上类型高质量庭院经济项目农牧户给予差异化补助支持。

  二、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

  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相关要求,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发展定位,充分发挥我旗地处经济林发展优生带产业发展优势,重点支持各地通过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带有一定比例脱贫户、监测户参与),按照林权不变原则承包实施低产林改造、经济林栽植、林下经济培育等以工代赈项目,大力推广樟子松嫁接红松、榛子树等成功模式,让农牧民既能通过参与种树等方式得到短期劳务报酬,又能享受到林产品带来的长期稳定效益,实现“增绿又增收”,真正把打造“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群众积累“金山银山”的途径。

  三、强化市场主体带动促进农牧民增收

  根据《国家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与农牧户通过吸纳就业、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等多种方式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对符合要求的市场经营主体给予政策支持。

  四、发展代耕代种社会化服务促进农牧民增收

  鼓励嘎查村采取领办合作社或投入机械设备入股现有合作社的方式组建代耕代种社会化服务机构,对嘎查村内因丧失劳动能力常年将土地低价外包的农牧户提供代耕代种服务,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收取服务费用,产品销售利润全部归农户所有且可以为参与社会化服务的农牧户给予差异化补贴政策,推动农户收入由财产性收入向经营性收入转变,稳步提高农牧户收入水平。

  五、支持开展牲畜品种改良促进农牧民增收

  持续推进《兴安盟关于防返贫促增收差异化扶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落实,对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优质种公牛引进等方式进行品种改良的农牧户给予差异化的补贴政策,优先保障脱贫户、监测户牲畜改良,全力支持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农牧户模式实施整村推进。

  六、支持务工就业促进农牧民增收

  持续加大稳岗就业扶持力度,支持就业帮扶基地、就业帮扶车间、龙头企业吸纳本地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近就业,支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通过各类招聘会、零工市场等途径实现自主择业,对就业帮扶主体提供就业岗位达到一定数量的给予一定稳岗补贴,对实现就地就近、跨盟(市)、跨省(区)务工就业,就业时间累计达到3个月以上且能够提供相关证明的给予一定务工补贴(不包含公益性岗位人员)。

主持人 窦伟奇:

  现在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这位记者提问。

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2023年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农牧和科技局是如何将智慧农业运用到项目建设中的?

主持人 窦伟奇:

  这个问题请科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隋玉波来回答。

科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隋玉波:

  感谢您的提问,具体有五个方面:

  一是管理中心建设,主要为管理房内运营管理设备的建设,包括数字孪生显示系统、音响扩声系统、虚拟解说系统以及其他办公配套设备等。

  二是数字孪生生态感知平台以设备设施管理和快速查询为基础能力、以农业环境监测、苗情监测、病虫害监测、孢子检测、土壤墒情检测、视频监控、智能灌溉、远程报警、生产管理、智能控制为重点,实现从地图、大田、地块、设备的逐级查看。实现以全局视角掌控农业业务管理,认清现状和发展趋势,构建“智慧农业”级的可视、可管、可控、可追踪的数字孪生生态感知系统,支撑农业管理工作的辅助决策。同时预留智慧城市对接端口。

  三是监控感知体系建设,监控感知体系由虫情、孢子、气象、土壤墒情、自动化灌溉、水质、苗情、视频监控、大屏可视化以及LED信息远程发布等多个子系统组成,通过GPRS/4G或网口将数据上传至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可远程实时查看各环境参数数据及趋势,节省人力,并根据数据反馈作出相应调整,以保证农作物良好的生长态势。

  四是信息化系统建设,主要包括数据库建设、业务应用系统以及系统集成与共享建设。

  五是基础设施配套,主要为广告宣传牌和监测站基础围栏。

  本项目实现对高标准农田的经营管理全面监测,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综合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和种植数字化示范基地。具体包括环境监测、苗情检测、病虫害监测、孢子检测、土壤墒情检测、视频监控、智能灌溉、远程报警、生产管理、智能控制以及可视化管理,为日常管理、应急处理提供数字化工具,辅助示范区生产决策,解决病虫害、杂草、异常问题。并应用数字孪生生态感知平台,实现示范区设备设施使用、投入品使用全程可管可控。

科右前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目前这些项目进展到什么程度了?预期效益怎么样?

主持人 窦伟奇:

  这个问题请科右前旗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关鹏飞来回答。

科右前旗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 关鹏飞:

  截至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取得较好进展。其中,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项目方面,计划投入资金5233.49万元,打造水稻种植、肉牛养殖以及特色种养殖庭院经济专业村26个,差异化补贴政策惠及农牧户20931户(含脱贫户(监测户)5731户),目前完成建设任务90%,预计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以工代赈经济林建设项目方面,计划投入资金1000万元,实施以工代赈经济林建设乡镇4个。目前,节水灌溉工程已经建成4个,建设榛子林、樟子松嫁接红松等经济林2343亩,989户(含脱贫户(监测户)161户)农牧民通过以工代赈方式获得劳务报酬,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市场主体带动项目方面,计划投入资金680万元,扶持5家市场主体进行联农带农,560户农牧户(含脱贫户(监测户)103户)从中受益,预计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代耕代种社会化服务项目方面,投入资金2973万元,扶持1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耕、种、防、收”全过程社会化服务,项目覆盖农牧户4218户(含脱贫户(监测户)2723户)、耕地16.8万亩。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春耕任务95%以上。促进务工就业项目方面,为各类就业帮扶载体及脱贫务工就业人员落实补助政策,项目预计年末完成,根据就业情况兑现补助政策。

主持人 窦伟奇: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们,感谢大家对科右前旗“三农”工作的关注,科右前旗将继续深刻认真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握发展规律,汲取智慧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积极推进“三农”工作取得高质量发展,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兴安盟行政公署